欢迎访问 广西大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广西县域经济 - 正文
广西营商环境:全国倒数第二,还是位居中游?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10日

这几天,关于"广西营商环境全国倒数第二”的标签,在广西的官方和民间都引起巨大关注和热议。

如此垫底的营商环境排名,的确让许多广西人五味杂陈,有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出发表示认同的,更多的人则表示感到意外,甚至不认同。

这不,没过几天,代表广西官方的党媒就出来说话了。


意思是说,咱们广西的营商环境不仅整体水平处于全国中游,而且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这篇报道一出,傻子都看得出来,广西人,特别是代表官方的广西人---不服

那么,广西的营商环境究竟是全国倒数第二,还是位居中游呢?

 


来,先看双方是怎么得出结论的。

01

“广西营商环境全国倒数第二”

得出这个结论的,是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相关专家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

该团队致力于构建中国省份营商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省份营商环境进行评价分析。

近期,由这个团队共同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省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量化分析》出炉,并在《经济管理》期刊发表。

这是排名和评估得分情况。


报告还将各省营商环境从高到低划分为从Ac七个等级。


根据该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广西营商环境评价等级被划为7个等级中最差的等级——C级,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行政区营商环境的指数排名中,得分仅为37.92,只有全国平均分的70%,不及北京、上海的一半,位列全国倒数第二名,营商环境仅比西藏好点。

那么,这个全国倒数第二”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该研究报告说的很清楚,是按照“国际可比、对标世行、中国特色”的原则,以“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市场、政务、法律政策、人文四个维度为一级指标,借鉴国内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确定二级指标和相应权重,构建出中国省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相关数据进行量化分析。

最后,综合得出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营商环境评价结果。

02

广西营商环境全国中游,且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这个结论,是在“广西营商环境全国倒数第二”引起官方和民间巨大关注和热议后,广西党媒《广西日报》昨天的最新报道。

报道称,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参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对广西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了第三方评估。

结果显示:广西营商环境整体水平2018年居全国末端攀升至国内中游,开办企业、不动产登记、获得电力、缴纳税费、办理破产等多项重点指标达到国际国内一流水平

为了佐证广西营商环境处于全国中游,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这个结论,报道称,如今,在广西,开办企业平均时间由2018年的22.9天压缩至0.5天,不动产登记时间由19天压缩至1天,缴纳税费平均时间由178小时压缩至97.5小时。

最后,综合得出结论:广西不仅营商环境处于全国中游,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而且,按照世界银行评价的10项指标衡量,广西营商环境相当于世行评价190个经济体第32名水平,其中开办企业、获得电力、不动产登记、保护中小投资者、执行合同、办理破产六项指标位列全球前50名。

言下之意很明白,广西的营商环境不仅不是全国倒数第二”这样如此不堪、不光彩的排名,多项营商环境指标还领跑全国呢。

不信,看看广西营商环境在全球中的位置:在世行评价的190个经济体里面,广西可是相当于全球第32名水平,而且在世界银行评价的10项指标中,咱们还有六项指标位列全球前50名

总之,一句话,即使与全世界比,咱们广西的营商环境都不差!无论是总的评价还是单项评价,都是妥妥的“世界先进行列”。

作为广西人,真是越看越激动,越想越自豪

呵呵。。。

03

究竟是全国倒数第二还是位居中游

对于这两个大相径庭的结论,不仅不了解广西的外地朋友一脸懵逼,就连许多广西人也一脸懵逼,不知道谁的结论更符合真相

其实,“营商环境”这一时下热词,源于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的“Doing Business”项目调查。


世界银行对营商环境的界定是:企业活动从开办到结束的各环节中所面临的的外部环境状况。

世界银行对营商环境调查始于2002年,通过对各经济体营商人士进行问卷调查,评估企业生命周期内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收集并分析全面的定量数据,从而实现对各经济体商业监管环境的比较,最终发布《营商环境报告》,供政府、学术界、记者、私营部门和关注各经济体营商环境的其他人士参考。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国以15个名次的跃升,首次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排名前40。


这份世行自2003年开始每年发布的全球报告,主要通过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保护中小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等10项指标,对全球190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评分排名。

营商环境排名,按英文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做生意简易程度”的排名,报告真实反映了企业的获得感。

大家之所以对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高度关注,是因为营商环境是推动地方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官方,关系到政绩和面子,在民间,关系到企业和个人的生存与发展。

习近平说,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

可见,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坏,关乎这个的地方的发展全局和发展快慢,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再好的区位也是摆设,再多的资源也难以有效利用,再好的政策也难以落地。

改革开放几十年,各个地方都在想方设法招商引资,争相吸引企业家的投资,以谋求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但是,最终招商引资的结果,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企业家到一个地区的投资意愿强不强,营商环境已成了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有人说:制度创新是硬实力,营商环境就是软实力

一个地区要想招到好项目、大项目,不仅需要比能力、比政策、更要比的是营商环境。企业引进来,留得住,靠的是的营商环境。

各个地方几十年的发展现状表明,凡是自然资源禀赋优越,却一直落后的地区,根源就在于地方政府的懒政怠政,以及高高在上的官本位意识。

回到广西营商环境的“排名之争”。

至于谁的结论更符合真相,还是有另外的参照的。

6月18日,由权威媒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撰的《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也正式发布。这是第一份由国家主流媒体发布的第三方营商环境权威报告,今年为第二次发布。

 


报告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标准、参照国际同行的评价指标,同时兼顾中国特色的原则上,重点围绕与市场主体密切相关的指标维度构建起中国城市营商环境的评价体系。

《报告》按照“要素环境”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由五个维度构成的评价体系,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源、金融服务、政务环境、普惠创新等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关键环节,全方位评价各城市营商环境状态水平。

该报告中的综合评价排名对象为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以及5个计划单列市。

一起来看看广西首府南宁的排名情况。


来源: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

从综合排名上看,南宁得分72.42,总排名第28位,相比于2018年,排名下滑了6位。

这是2018年的:

 


还有,这是人力资源维度的排名:


在人力资源维度上,南宁得分64.01,总排名垫底。这无疑坐实了南宁人才洼地的现实窘境。

 

这方面,南宁连续五年出现超过40万的净流出人口,是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中极为少见的人口净流入为负的“省会”城市。


 

其实,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人才的问题。

人才能否引得进,留得住,关键也是看当地的营商环境和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毕竟抢人容易,留人难。人来了,如果没有得到长期好的发展,最终还是会选择离开。

不过,实事求是讲,与自身相比,广西和首付南宁的营商环境,还是比以前有较大进步的。

但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你自己和自己比进步大,别人比你进步更大。

还有,虽然你进步大,但是你起点低,虽然你进步比别人大,你还是比别人落后。

这也说明,因为你自己本身的起点就比较低,即使你进步比别人大,要赶上别人依然任重道远。

正如广西的有关部门所说,广西营商环境与先进地区的水平相比,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

比如,政务服务效能有待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烦问题依然存在;

比如,市场准入限制仍然偏多,企业负担较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仍待缓解;部分政策制定不科学、落实不到位;

再比如,在行政执法中“一刀切”、选择性执法和滥用自由裁量权等问题依然存在。等等。。。

这是相关部门对于自身问题的公开表述,显而易见,真正存在并且急需解决的问题,远不止这些。

 

换句话说,广西改善提升营商环境的空间依然巨大,任务依然繁重。

李克强总理说,“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不是‘考核’体系,而是要树立一个标杆,让各地区各部门主动作为,照着标杆去努力”。

正如北大的《中国省份营商环境评价》所强调的,营商环境评价并非为了评价各级政府工作状况,而是为各省提供“比较标杆”与“工作方向”,以充分发挥出“以评促建”的功能

从这个角度看,广西能不能知耻而后勇,脚踏实地地对标排名居前的发达省份,找准差距和方向,通过大刀阔斧改革奋起直追,才是广西最值得探讨和期待的真问题。


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高端智库 深耕县域开发的综合服务机构